各地春玉米陸續進入吐絲期,有農民朋友在田間發現了多穗植株。那么多穗到底好不好呢?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多穗?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
目前,東北地區、內蒙古、河北北部、山西大部春玉米處于拔節至吐絲期;西北地區大部處于吐絲期;西南地區大部處于吐絲乳熟期,廣西、江西大部處于成熟收獲期。
西北地區、華北、黃淮大部夏玉米處于七葉至拔節期;西南地區大部處于拔節至開花吐絲期。
在玉米生長過程中,一些農民朋友會發現多穗(無效穗)現象頻繁發生,它造成玉米果粒偏小或粒數減少,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,給玉米生產者造成不同程度損失,一些農戶的個別田塊甚至絕收。
多穗農戶們一直用不同的方法與多穗情況進行對抗,但依然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。到底該怎么辦?
玉米多穗的形態
玉米多穗是指玉米單株上長有兩個以上果穗,而且不能正常結實或者結實很少,成為無效穗的現象。
1、多指穗
在植株中部的同一莖節(葉)處同時長出多個小穗,形似手指狀,基本不結籽,成為“手指”穗。
2、單桿多穗
在玉米植株中部的3個以上不同莖節(葉)處分別長出1--2個小穗,致使玉米單株上結有多個無效果穗。
3、多桿多穗
在同一玉米植株莖節上分蘗出另外的植株,這些分蘗植株的莖節(葉)處分別長出多個無效果穗。
玉米多穗的原因
有農戶懷疑多穗是某個玉米品種的問題。其實,造成多穗的誘因有很多!
在正常情況下,玉米是很少產生多穗的。產生多穗,與以下因素有關:
1、遺傳特性
不同品種玉米多穗現象發生程度不一。主要是不同品種的腋芽發育進程不一樣造成的。有的品種在適宜條件下多個腋芽均同步分化發育易形成多穗。有的品種則第一腋芽分化發育優勢明顯,從而抑制下一節果穗發育進程,不形成多穗。
2、異常天氣
玉米的生育季節比較短,玉米開花的最適溫度為25-28 ℃,濕度為60%-90%,開花散粉有利,低于18 ℃或高于38 ℃,花粉成活率低,成活時間過短;濕度低于60%,開花減少,花粉因缺水成活時間短,濕度過大,花粉不易散開,遇水或露珠容易吸水脹裂,失去活力。
(1)玉米大喇叭口在抽雄期遇高溫天氣。這時期玉米對水分的需求極大,這段時間如果遇上高溫天氣,高溫不斷地炙烤導致花粉粒水分蒸發殆盡,花粉粒脫水死亡之后上部的雌穗不易受精,玉米的生長發育便會受到阻礙,植株中的養分便會被其他果穗吸收,下面葉腋中潛伏的腋芽在吸收了營養之后開始發育,這樣便形成了多穗現象。
(2)干旱缺水,雄穗抽不出或抽時過長,雌雄不同期,難以相遇受精。玉米喇叭口至抽雄期是需水臨界期,如果缺水造成卡脖旱,雄穗出不來或出來時間過長,雌蕊花粉絲已死,“雌雄難遇”即使抗旱澆水,能夠抽天英,由于高溫雌穗發育落后,不能及時吐絲,雄穗散粉結束后,雌穗才開始吐絲,田間沒有花粉,不能受精,花期不遇,營養下移,刺激下部腋芽生長,形成一株多棒。
(3)連續陰雨、多霧、低溫、寡照。陰雨寡照,氣溫低,抽雄時間過長或受其它雜菌感染絲黑穗病,無粉或不散粉,花絲有雨水、露珠,花粉吸水破裂死亡,無法受精,空穗無籽。過剩營養下移,導致多穗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