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回大地萬物復蘇,小麥油菜也快速的返青,有些地方開始拔節了,在小麥拔節后緊跟著就是孕穗的關鍵時期,這個時候它的生長速度最快,同時也是對外界的不良條件最敏感和抵抗力最差的階段。從氣候方面來看,也是“倒春寒”到來最頻繁的季節,特別是今年,由于小麥返青提前、密度大,再加上拉尼娜現象的存在(美國的暴風雪),因此“倒春寒”發生的概率大,危害的嚴重性也可能超過往年。
一、什么是倒春寒
我們所提到的“倒春寒”通常是指小麥在過了“立春”以后,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小麥進入返青拔節期,此時因寒潮來襲,將地表溫度降到0℃以下或拔節后的較低溫度而發生的春季凍害或冷害。
俗話說“清明見麥穗”,正常年份在春分前后是小麥幼穗發育的雌雄蕊形成期,也就是抽穗前的10-20天左右,如果遇到大的降溫地表溫度3℃度以下可能產生很大的危害。由于今年小麥返青拔節提前,2月底到3月上旬后如果出現寒潮(倒春寒)對小麥的危害可能就是非常重大的。俗話說“寒冬三個月,不頂一日倒春寒”,當前即將到來3月初的降溫就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了。
二、倒春寒有哪些危害?
倒春寒對小麥危害的表現主要有幾個方面:一是死莖、死苗和葉片的凍害,一般0℃以下會出現細胞結冰,幼嫩部分細胞膜破裂失水造成死亡,莖桿倒伏葉尖失水干枯的現象;二是干擾正常生長,打亂它體內的激素運行水平和運行循環,導致新葉扭曲葉尖干枯和抽穗動力不足的“半截穗”以及莖桿的各種畸形;三是對幼穗分化的直接影響,比如穗子的缺位、禿尖、空殼、啞巴穗等,出現“美女腰、手榴彈、啤酒瓶、光棍漢”等現象。
就當前來看,部分地區可能受到影響的是北部旱旱輪作田播種偏早的麥田,冬前旺長,提前拔節,穗分化進程加快,和水稻茬春性品種長勢旺盛的部分,這些小麥抗寒能力下降,主莖和大蘗拔節早孕穗快影響可能會大一些,小蘗影響會較輕。
三、如何應對倒春寒?
防治倒春寒首先要考慮選擇抗凍品種,比如淮河以北選擇半冬性品種;其次就要適期播種,不能種的太早,由于近些年暖冬的常態化,我們建議一般在10月中旬開始播種;最后是播種技術問題,下種量不要太多,只要保證出苗15萬就可以了,秸稈還田處理精細,保證土壤耕層深厚根系扎的深,早期氮肥不要過多注意氮肥后移,年前培育壯苗年后不要過度使用返青肥。
對于當前我們面臨的倒春寒應該怎么辦呢?第一,近日這次降雨能夠補足底墑基本上問題就不會太大,如果降雨太小建議有條件的地方抗旱澆水,通過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比熱抵抗低溫;第二,提前停止有害操作,特別是停止除草劑的使用,當前寒流到來之前特別是甲基二磺隆和異丙隆一定要停止使用;第三,可以用碧護2-3克或者蕓苔素內脂10-15毫升加優質的葉面肥進行葉面噴施,目的是增加細胞液濃度、增強小麥體內循環的動力,抵消低溫對幼嫩部分的危害。
當然,低溫到來,對我們在地作物油菜一樣會產生危害,澆水和葉面處理當然也是很好的有效的應對措施,希望農民朋友能夠重視起來,抓住當前的機會做好正確的田間管理。